找到相关内容1223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信偈真髓·正信偈讲赞(1)

    弥陀如来的大慈悲力、大智慧力、大誓愿力得救往生的。   五劫思惟之摄受 重誓名声超十方   法藏菩萨以大慈悲心建立了本愿,宣说“南无阿弥陀佛必定救你”,以五劫漫长的岁月,修行了波罗蜜的万行,终于修证...  正信偈真髓·正信偈讲赞   前言   尚未接触到净土真宗法雷辙(学派)之前,曾参考过很多解释《正信偈》的注解书,但总不是感到很称心。直到听闻了法雷辙的教义与安心年后,有幸得以拜阅到瑞剑老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2261812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十地品概说

    大乘佛教菩萨达到涅槃境界必须具备的十种"胜行"。十波罗蜜具体即施、忍、戒、精进、禅、般若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。十波罗蜜是从度(波罗蜜)中化出,从度中般若(智慧)度中派生出方便、愿、力、智慧(圆满之...而言,此一阶段主要是配静虑波罗蜜多。  第六"现前地"。此地菩萨在般若慧、大悲愿的资持下,能入灭尽定。灭尽心与心所的作用,于定中现证法性,了了明见,所以叫现前地。  地菩萨多修"缘起观",缘起与空相应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2561815.html
  •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海尘菩萨所发的五百大愿

    众生,以欢喜心使之行度万行。  世尊所言无有相状之殊胜布施,我即以此行布施波罗蜜多。生生世世中,无数众生以乞讨过活,我发愿以饮食、药物、宝伞、宝幢、珍宝等给予此类乞丐,且以大悲心不希求果报赐与他们。愿...远离智慧众生听闻胜妙智慧法语;入歧途众生听闻正道法语;希求如虚空般智慧众生听闻无所得智慧法语;欲求清净波罗蜜多众生听闻圆满清净度法语;未圆满四摄者听闻圆满四摄法语;希求四梵住众生听闻平等四梵住法语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1261978.html
  • 光严童子—何处是道场

    道理,应该依波罗蜜教化一切众生。菩萨在世间所有作为,“举足下足”,就是提得起放得下,像脚走路一样,统统都是道场。你哪里去找个清净道场?菩萨道在世间举足下足,“当知皆从道场来,住于佛法矣。”佛法就在...比丘尼戒成就,是为了修持得到罗汉的不漏果。我们讲禅规也提到,外形的不漏是内心不漏的开始。大乘的持戒,是为了达到十波罗蜜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)的圆满成佛,悲智双运,悲不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5462028.html
  • 《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》读後感

    观人无我或法无我,由此而得名「见道」。在进入「见道」位之後,小乘仍缘「四谛十六行相」而修证解脱道果悈,大乘则主修「波罗蜜」而广行菩萨道业。悀前者著重「自净其意」悒,後者尊尚「示教利喜」悁,两者实可相持...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所说:「是世俗法,非第一实义。」屔然而,这里名为「胜义有」的「依他起性」与「圆成实性」,却不仅是在凡常心识中成立的「假名」,而是在肯定「圣智」实在这一前提之下而建立的观念。因此,在排除凡常...

    陈平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3562071.html
  • 信仰与土地——建立缘起性空的佛教深层生态学

      在这里,说到如何透过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和般若(智慧)等波罗蜜,来净佛国土。而被清净的国土,不仅是抽象的心灵或德性之美,而且是具象的实质之美;这除了国中充满“七宝&...必须再次强调:重视“发展面向”,并不意味着只要实践戒、定、慧、三十七道品或波罗蜜等佛教的德目;否则这和“心净则佛土净”的“心灵环保&...

    杨惠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1562313.html
  • 佛教对“应用管理”的看法

    各类讲座和活动。还有,巨东建设集团不但认同我“发扬人间佛教,建设人间净土”的理念,更以“波罗蜜”作为企业经营的大目标。  佛教一向重视人的管理,《禅林宝训》言:“善住持者,以众人心为心,未尝私其心;...哥夏尔曾说,优秀企业与不良企业的差别,其产业本身的因素只占%至十%,其他差别全在于管理。一个企业团体,有良好的管理,必然发展迅速,兴隆长久;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管理,必然民富国强,安和乐利;一个家庭有良好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562505.html
  • 佛教对“宗教之间”的看法

    扰乱、打败,所以要修行,要行八正道、波罗蜜、四摄法,要训练很多的正规军,才能压制许多猖狂横行的魔军。可以说,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战争,心里充满矛盾、冲突,常常在天人交战、正邪交战。所以人要学会转,心中要...教育有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等高低阶级的分别。宗教的上等者,以正知正见指导我们的生活,以度万行开发我们的佛性;中等者,以教条仪规约束我们的行为;下等者则沦于神通、灵异的外道邪说,使人迷乱心智,产生恐惧的心理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462514.html
  • 进庙拜菩萨 应作如是观

    养菩提,接引众生;没有智慧的慈悲与方便,是非仁之仁,只能滋生烦恼,让自己愈趋下流。经里说菩萨的波罗蜜,是“般若为眼,五度为盲”,所以布施等五度以般若为导,便是波罗蜜--圆满功德,否则便很难不沦为出...进庙拜菩萨 应作如是观  【前言】   一、【护法金刚】 二、【弥勒菩萨】   三、【四大天王】 四、【韦驮菩萨】   五、【释迦牟尼佛】 、【药师琉璃光如来】   七、【阿弥陀佛】 八、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5962629.html
  • 从一念三千诠释天台的环保观

    与佛法相对应,即五戒之义对应到身内的五脏;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之义对应于五脏;而如来为化三界四生,故说四谛、十二因缘、波罗蜜。此三种法藏广摄如来一切的教门皆已含盖其中。此义世间的内世间所要阐述...众生置身于所缘的环境,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性存在,以及伦理上的关系,更是无法取代的生命个体,譬如“声闻行自以四谛声教为体,即是遭苦生厌老病死义;缘觉之人即是十二因缘教为体;菩萨即以度经教为体故言如是体。”...

    释坚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262695.html